灵性语文- 教育|阅读|作文|生活
建议:可以写成说明文:风俗是什么+来历+特点+传说+感受建议:可以写成记叙文:风俗是什么+参加活动经历+感受1、春节的风俗:贴春联、守岁、吃团年饭、拜年、逛庙会、放烟花,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扭秧歌、包饺子,祭祖等。(考试有时要列举)例如:春节饺子香:三十晚上包饺子+包的过程+习俗(放个硬币 巧克力 剩面 做个鱼 )+总结(吃的不仅仅是饺子 还有美好的憧憬 )
例如:元宵节闹花灯:大红灯笼开头+做灯笼过程+传说习俗+象征、盼望
正月十五闹元宵:开头引出元宵+做的过程+传说习俗+吃元宵+感悟 祭祖扫墓很多同学轻身经历过,可以写写过程。(全家团聚 供品 纸钱 锄头 上坟 扫墓 除去杂草 培上新土 上供烧纸 磕头 放炮)
三、精彩开头:交待清楚时间、地点、事件、什么节日、什么习俗。1、“月到中秋分外明。”中秋之夜是万人归家,合家团圆的日子。吃着香甜的月饼,欣赏皎洁的圆月,那是多么快乐呀!2、每年的五月初五,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它已有二千多年的( ),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不尽相同的习俗,不过都少不了吃粽子。3、 朋友,您看过大秧歌吗?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,您一定会被那粗狂豪放的场面所吸引,在流连忘返中,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,身不由己地扭起来。4、盼呀盼,好不容易盼到了春节,一到春节,我又可以收到大红包了。5、节近清明,一池春绿蛙催雨。人们把清明比作春雨淋就的抒情诗,春雨泼成的水墨画”。6、泱泱华夏,地不分东南西北,人不分男女老少,说起清明都会吟咏杜牧那首千古绝唱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( )。”足见清明节人们心中的分量。现在,清明节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4月5日成为法定休假日。7、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( )。”最初是从这句诗中知道了清明节。8、像一片飘飞的杏花,如一阵绵绵的细雨,清明总会如约而至。是坟上新培的泥土,还是祭奠时袅袅的青烟?是踏青时清脆的笑声,还是孩子们吹响的柳笛?清明真是一个特别的节日。 9、“汤圆,汤圆,雪白,滚圆。糯米粉,香又软,豆沙馅,蜜样甜。”这首儿歌从小会唱,可直到今天才知道元宵做法和由来。
四、结尾:可总结全文,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,赞美一下自己的幸福生活等等。
2.元宵节是个令人愉快的节日,做元宵品元宵都那么开心。3.看花灯不觉已三个多小时,但一点也没觉得累。我们陶醉在绚丽夺目的灯火之中,尽情享受着节日带来的欢乐!4.明年元宵节,我一定要做更漂亮灯,让我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过上一年又一年。5.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,品尝了( ),真开心。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的到来。 每年的五月初五,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它已有二千多年的( ),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不尽相同的习俗,不过都少不了吃粽子。先就造型而言,各地的粽子有三角、四角锥形、枕头形、小宝塔形、圆棒形等。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,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。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,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,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。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。苇叶叶片细长而窄,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。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,有达两三斤的巨型兜粽,也有小巧玲珑、长不及两寸的甜粽。就口味而言,粽子馅荤素兼具,有甜有咸。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,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。辅料的内容,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。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: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,蒸熟以后蘸糖吃。另一种是小枣粽,馅心以小枣、果脯为主。第三种是豆沙粽,比较少见。
不过现在由于经济发达,南北融合,我们无论在哪,都可以吃到各地的特色粽子。比如在我们学校门口就可以买到竹筒粽子;超市可以买到各种口味的粽子。我妈妈做的粽子也有各种口味的:如伍仁的香甜,鲜肉的鲜香, 外形也大小不同,形状各异。 粽子不仅好吃,而且还有动人的传说。 相传战国时期,楚国有爱国诗人、政治家屈原,由于奸臣陷害,他被楚王流放。当屈原看到楚国就要灭亡,心中万分悲痛。他在五月五日这一天,怀里抱着一块大石头,跳进了汩罗江。人们担心鱼虾咬坏屈原的身体,纷纷用竹筒装上米投入江中。从那以后,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,每年的这一天,人们都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,祭奠屈原。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——筒粽的由来。后来,有人梦到屈原对他说:“你们祭礼的东西,都被蛟龙偷吃了。以后你们做粽子的时候,可以用艾叶包住,再用五彩丝线拴好,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了。”于是,世代相传,就有了今天的粽子。 时至今日,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。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2006年5月20日,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随着饮食文化的传播,包粽子的技术慢慢地流传到了国外,很多国家的人们都有了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。 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我喜欢吃粽子,更喜欢屈原的爱国精神,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!
像一片飘飞的杏花,如一阵绵绵的细雨,清明总会如约而至。是坟上新培的泥土,还是祭奠时袅袅的青烟?是踏青时清脆的笑声,还是孩子们吹响的柳笛?清明真是一个特别的节日。 每年清明节,我都会和( )回到( ),和( )团聚,大家一起带着鲜花、纸钱、锄头和酒、水果、点心等供品,到奶奶坟地上坟扫墓 。有时还有个小包袱,所谓“小包袱”,即我们给奶奶的吃穿用度之物,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,内装冥钞以及各种纸做的“元宝”、“衣服”、“家具”等等。还要带着香,那是清明扫墓必备的、最重要的物品。不仅要在先人墓前点燃香烛,还要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,祈求山神土地守护好墓地,保佑先人亡灵。最后送纸钱“烧包袱”,那是祭奠逝者的一种重要形式,将”包袱“烧了,就是将这些物品送给了先人。 说实话,以前我一直认为上坟的习俗是迷信,爸爸妈妈认真地准备这些东西是多此一举,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发现我们再给(奶奶)准备这些东西时,爸爸总是含着泪水笑着说,这是你奶奶最爱吃的;这是几套衣服,原来你奶奶总是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......到了墓地,一般先除去坟头上的杂草,再培上新土,还要上供、烧纸、 磕头、 放炮等。在行礼时,妈妈说:"妈,我们看您来了,别舍不得吃,想买啥就买啥......保佑我们都好好的,保佑您孙子学习进步......"妈妈絮絮叨叨地说着,仿佛奶奶就在眼前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,上坟其实是中国人表达对亲人思念的一种方式,也是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,从而弥补一下内心的遗憾,让失去亲的的痛苦可以得到部分的治愈。 走的时候,母亲把每样吃的都让我们吃了点,说这样就算和奶奶一起吃饭了,接着除每样留一点给奶奶外,其它又装到了书包里,我很奇怪,爸爸说,从古到今皆如此,我想我们的民族形成这样的习俗应该是既要祭奠逝者,同时又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,因为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,如果太浪费,这习俗是很难保存下来的。
路上,爸爸给我讲起清明节的起源。据说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。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的一个大臣,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。后者做国君(即晋文公)后要封赏介子推。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,不受封赏。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,就放火烧山,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。晋文公发现他身后留下血书: 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 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,后演变变成了清明节。真没想到清明节背后还有这么动人的故事。 现在清明节已经成了我国的法定假日,我想在我们出外郊游的时候,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,不仅要追思我们的亲人,也要想一想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,从而珍惜生命,勤奋学习。也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。
往期精彩:
1、部编版语文五下第1课《古诗词三首》:考点+图文讲解+课后题答案+练习题
2、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后题及答案大全,新学期必备!
3、“元宵节”主题作文:解析+开头结尾+范文+点评
4、部编语文六下课堂笔记,很多考点都在这里(附思维导图)
5、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+每课知识点整理!
6、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+每课知识点整理!
7、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,很多考点都在这里
8、快速了解文章结构: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思维导图
9、快速了解文章结构: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思维导图
10、部编语文五下《祖父的园子》:朗读+思维导图+考点+视频讲解+课后答案+练习题
猜你喜欢:
1、百家讲堂之春秋战国和诸子百家篇
2、【音频合集】百家讲堂之秦、汉、三国、两晋南北朝及隋唐篇
3、【音频合集】百家讲堂之宋辽金元、明、清及近代系列篇
3、【音频合集】百家讲堂之军事、科技、经济、互联网及国学篇
3、【音频合集】中小学必背古诗文、必读名著、儿童故事、作文指导、课文朗读(值得收藏!)
征稿:无论你在哪,无论你是家长、老师还是同学,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宝贵资料,敬请联系我,就向我抛出的一个漂流瓶,茫茫人海,恰恰你捡起, 那一定是美丽的相遇